“中国为世界经济点亮明灯”,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次参加的国别、地区、国际组织和参展商均超过首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超过250家,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有望超过50万人,境外采购商由去年3600人左右增至7000多人……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热度更高,这一国际性盛会不仅展示出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更从一个侧面生动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实力和旺盛活力。
中国经济绩效优、发展潜力大,背后是制度优势强、治理效能高。从更大视野看,新中国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目的就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制度自信,使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把握中,在时与势、破与立的思考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吹响了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号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豪迈宣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我们的制度自信,奠基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来源于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传承,根植于近14亿人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正是将坚守道路与自我完善并举、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制度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我们有这样的自信,把邓小平同志的预言变为现实:“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任 平)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8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