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700多年前,中尼文化交流使者阿尼哥前往中国,需要越过雪山与大河,路途艰辛,而现在早已是另一番景象。1961年,中国援建了一条连接加德满都和中国西藏边境口岸樟木镇、全长114公里的公路,命名为阿尼哥公路。该公路目前由中铁十四局承担长期保通项目,它承担了沿线居民和企业几乎所有交通运输任务,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尼经贸大通道。
从“雪山之国”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向北,驶出市区后很快就进入阿尼哥公路。适逢尼泊尔最大节日德赛节,公路上大货车、大客车、小汽车和摩托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阿尼哥公路是尼泊尔最好的省际公路,是首都加德满都与北部地区间的重要通道,不论客运还是货运,都靠这条公路。”大客车司机尼拉姆对记者说。
“中国政府向我们提供了兄弟般的帮助”
从加德满都驶出约1个小时,逐渐进入山区,阿尼哥公路沿线地势越来越险峻,一边是数百米的高山、一边是数十米深的河谷。在刀拉尔卡镇,记者看到一座数百米长的钢铁桥把两岸连接起来,桥下是湍急的布提—库西河。桥头的店铺主人说,“感谢中国帮助修建的这条道路。这座桥建好已经50多年了,每天成千上万辆汽车通过,依然很坚固”。
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阿尼哥公路部分路段损毁严重,交通阻断,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应尼泊尔政府请求,中铁十四局对阿尼哥公路进行抢险修复。中企克服了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等重重困难,保证了阿尼哥公路交通通畅。整整两年时间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冒着随时发生余震的风险,将阿尼哥公路彻底修复。
中铁十四局驻尼泊尔办事处主任丁斌介绍说,项目组勘探现场时看到,部分桥梁和路基垮塌、损毁严重,一些路段塌方,民众正常生活无法维持。“面对这种情景,我们当时想,就算是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早日让当地民众恢复正常生活。”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之一,阿尼哥公路的复通,让沿线居民重拾希望。许多当地居民专程来到项目现场,向中国工程人员献上哈达。尼泊尔外交部长贾瓦利表示,阿尼哥公路是中尼两国人员贸易往来的大通道,也是中国通往南亚的重要通道。“中国政府向我们提供了兄弟般的帮助,中国企业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把工程建设得这么好、这么快,令人钦佩,我要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致敬!”
“口岸复通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
樟木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尼边境,扼守中尼公路的咽喉,是中尼两国间规模最大的口岸。今年5月29日,大地震中被损毁的樟木口岸正式恢复货运。当天,4辆货车平稳驶过友谊桥,从樟木口岸驶入尼泊尔一侧的塔托帕尼,由中方援建的塔托帕尼边检站也正式投入使用。
樟木口岸在2015年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此后处于关闭状态。记者来到塔托帕尼采访时,依然可以看到地震留下的痕迹。随着口岸复通,小镇又恢复了昔日的喧闹和繁华,穿镇而过的公路上不时见到车厢尾部写着“尼泊尔—中国”字样的大货车。
“口岸关闭时,我们只能种地,别说挣钱了,吃饭都是问题。现在中国帮助我们恢复通车,我们十分感谢中国。”在塔托帕尼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巴苏说。
塔托帕尼所在的尼泊尔第三省辛都巴尔乔克地区协调委员会主席塔芒表示,“樟木口岸复通令当地民众欢欣鼓舞,口岸复通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尼方愿同中方一道,充分利用和维护好樟木口岸和阿尼哥公路,促进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
“两国互联互通将助力尼泊尔走向繁荣”
当前,中尼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加密切。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互联互通,深化经贸投资、能源等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瞩目成就。根据今年10月签署的中尼联合声明,双方将根据优先次序就分阶段实施阿尼哥公路升级改造开展合作。一个跨越喜马拉雅的联通网络正初现雏形,这不仅便利两国,也将造福地区。
距樟木口岸约6公里的塔托帕尼边检站主要担负尼泊尔出入关口物资检验检疫和通关人员的签证检查登记。边检站由中国政府援建,建设期间遭遇大地震和两次特大洪水灾害,被迫停工。2019年5月,由中铁十四局承担的塔托帕尼边检站灾后修复项目正式完工。
在塔托帕尼边检站,记者看到边检站内停了不少大货车。司机布宾达告诉记者:“繁忙时,这里有200多辆大货车等着过关。”塔托帕尼口岸海关官员艾迈表示:“现在每天约有60辆大货车运输中国商品进入尼泊尔,尼泊尔居民用的很多日常用品都来自中国,而从尼泊尔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等。中国帮助尼泊尔不断改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让连接尼中两国的运输线焕发新活力。”
尼泊尔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阿迪卡里说,“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带来经济的发展,中国为尼泊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助力,立体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这将提高尼泊尔经济发展水平,尼中两国互联互通将助力尼泊尔走向繁荣”。
(本报赴尼泊尔特派记者 孙广勇)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5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