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韩国总理李洛渊举行会谈。(图/东亚日报)
根据日本共同社10月28日援引多名日韩消息人士称,日韩两国政府围绕被强征劳工问题已着手研究协议方案以平息事态。在迄今为止的磋商中,出现了由韩国政府和企业创设经济合作名义的基金,日本企业也加入的方案。
此外,韩国总理李洛渊稍早前出席了德仁天皇的即位仪式,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双方就改善两国关系达成了一致。在因为强征劳工问题引发的日韩纷争即将迎来1周年之际,两国关系似乎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自7月初日本政府宣布对韩国出口原材料进行管制后,韩国政府则以切断军事情报分享进行回应,双方你来我往,致使矛盾不断升级。日韩两国政府的相互制裁与报复,确实迎合了大众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但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
就日本而言,韩国赴日游客数量开始锐减,日本出口韩国商品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日本观光厅的统计数据,韩国赴日游客数量已连续3个月减少,9月降至20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8%。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报告,9月出口额同比下跌5.2%,跌幅最大的是与半导体相关的机械产品,同比下跌30.4%。另外,日本对韩国电脑和零部件出口同比大跌超过90%。可以看出,日韩贸易摩擦已经在拖累日本出口。对韩国来说,缺乏日本原材料的进口,导致供应链受损,进而波及整体经济走势。或许正是基于日韩两国均感受到了“疼痛”,所以才促使两国政府探索改善关系。
不论是韩国总理李洛渊访日、会见安倍首相,还是日媒披露两国政府正着手研究改善关系方案,对日韩关系而言均是好事,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李洛渊毕竟只是青瓦台二号人物,唯有文在寅与安倍晋三之间的对话才能对日韩关系的改善产生实质影响。因此,今后依然需要两国社会力量的助推,尽早促成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直接对话,进而激活各界之间的交流互动。接下来在智利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安倍与文在寅是否会面值得关注。
此外,日韩关系也离不开积极的外部氛围。1965年,日本与韩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美国的推动曾是重要因素,而如今在美国政府不愿积极干预日韩纷争的背景下,日本和韩国国内均有声音希望中国能够进行协调。比如,在8月的中日韩外长会议上,三方一致通过了“中日韩+X”的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三国自身的发展,也能够为亚洲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所以今后可以通过在三国合作框架下实现日韩两国关系缓和。
日本与韩国在地理上接近、文化上相近,且拥有相似的政治经济体制、生活水准以及社会价值观,本应关系紧密,但近年来反而摩擦不断,这令笔者想起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谓的“微小差异的自恋”,即为了确证自我,两者实际差异越小,则在他们的想象中就会显得越大,通过寻找彼此差异的方式,以自恋式的解读夸大差别,以打击他人来证明自己的独特。
实际上,日韩之间的差异本身并不大,但有些政客通过操纵这种微小的差异来获得源源不断的政治红利,在这个过程中,微小的差异就会被转换成对立情绪甚至仇恨,而本次日韩纷争导致两国关系陷入建交以来的最坏局面,恐怕也可以从中找找原因。日韩就历史等问题达成和解需要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警惕某些政客操弄两国间“微小的差异”则是必须的课题,这也是未来日韩关系能否稳定的重要因素。(海外网评论员 陈洋)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