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半,中印两国领导人的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在印度金奈举行。
犹记得上一次在武汉东湖,两国领导人散了步、品了茶、聊了天,气氛相当友好轻松;而刚刚过去的11-12日,两人则一同走访了印南地区的数处古文化遗产、建筑,还在深邃星空下的海岸神庙聊了聊各自国内发展、畅谈了治国理政、交流合作经验。
从“武汉精神”到“金奈愿景”,中印关系新时代的大幕由何开启?
10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奈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由来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就高度重视对南亚的外交,分别于2014年9月访问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三国,2015年4月访问巴基斯坦,2016年10月访问孟加拉国。
加上此次离开金奈后、启程赴尼泊尔进行的国事访问,中国领导人的出访足迹已经踏遍南亚大地。
而印度,更是中国南亚外交长期以来的“关键一步”。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GDP占据了南亚经济总量的79%,地理上亦处于南亚中心。
自上世纪冷战结束后,中印两国同时崛起为全球性大国。1991年印度开启经济改革开放时,两国经济总量相差不大;到2017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总量早就跃居到了全球第2,印度则排在世界第7——并被预测将于近年超过英法、直奔第5。
早些年邓小平就说过,作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印两国都发展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提出“亚洲复兴”,也明确称“只有中印共同崛起,才是真正亚洲世纪的到来”。
而到了如今,随着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中印发展愈发显示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下,两国关系的发展更是远超双边范畴,具有广泛的地区、乃至全球性的影响。
正基于此,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时,其在演讲中就提及,中国欲同印度一道,“为本地区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让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30亿人民共享和平、友谊、稳定、繁荣”。
只是,构建“龙象共舞”的未来前景并非易事。在两国同时崛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实力高下”变化之余,2014年莫迪政府执政后,中印关系一度“高开低走”的趋势也未尝没带来过“消极互动”。
中印之间如何深化沟通、开创新局,不仅是中国周边外交,也是大国外交的普遍关注。
两国领导人参观地点之一,月色下的海岸神庙
战略
2017年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的洞朗对峙,让中印双方认识到了彼此间的认知差距。
正是在这一事件的冲击下,两国领导人意识到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谓“非正式会晤”,就是不设具体议题,不签署协议,不发表联合文件,主要是领导人就涉及双边和国际层面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简单说来,就是“深入交心、沟通战略”。
2018年4月的武汉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在东湖边闲庭信步,首次聊出了洞朗对峙后的关系“回暖”,基于这一非正式会晤而形成的“武汉精神”(如密切战略沟通、深入开展务实合作、以更加成熟方式处理分歧问题等),也在相当长时间内指导着中印关系的发展。
武汉会晤后,两国在彼此敏感的核心问题上,开始互相考虑对方关切。比如印度在参与美国“印太战略”中,特意强调了印度外交的战略自主,并不限于美日印澳四国的安全对话;又如“中印+”合作机制落地后,在阿富汗外交官培训等项目上的大显身手。
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议提出要致力于实现边界问题的“早期收获”,通过恢复两军高层交往,敦促双方边境武装力量采取措施、稳定边境形势。
再加上两国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设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建设的发展——武汉会晤给中印关系带去的“正能量”,一度印证了莫迪所谓“两个身体、一种精神”的中印两大文明“和平向善、心灵相通”。
机场停机坪一侧,当地民众跳起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婆罗多舞
2020年,中印将共同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此时的金奈会晤,为中印关系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提供了新契机;而国际战略环境的大变动,却也不乏为印度的战略摇摆提供“外部激励”的可能。
对中国和印度而言,只有坚持原则和底线,避免西方的“挑拨离间”,化解分歧,寻求理解,拓展民生、发展领域的合作空间,才能够把握住两国关系的主流,也才能够构建出高度的战略互信。
毕竟,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世界都会聆听”。
文/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点苍居士
来源:侠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