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蔡競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前海是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的合作發展平台之一。前海管理局科技創新處副處長范國良今日(12日)對「機遇灣區」媒體介紹,目前前海已建設企業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載體155家,其中約30%由港資企業參與建立,突顯了深港合作的緊密性。其中,前海青年夢工場作為港澳青年創業的搖籃,成績斐然。最新數據顯示,夢工場已成功孵化出1,195個創業團隊,其中774個團隊源自港澳台地區及海外,來自香港的703個團隊已累計融資42億元(人民幣,下同),充分展示了夢工場作為科技創新搖籃的活力及其對國際創業者的強大吸引力。
多個從夢工場走出的創業者分享經驗稱,前海的人才聚集效應、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以及一系列便利政策,為他們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將夢想變為現實。
茵塞普科技創辦人余廣滔曾在香港理工大學攻讀碩士,並在香港生活約十年,公司在港成立之後到前海設立了總部,用5年的時間將「兩人工作室」發展到40多人的團隊,年收入規模料超過2,000萬元。他介紹,茵塞普是將昆蟲生物轉化、工業自動化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生產新型寵物食品蛋白的創企,需要跨界別生物、AI技術的支持,故募集的人才「小眾」又稀缺,前海的人才高度集中和匹配,能更好滿足團隊的擴展。
此外,在夢工場設立辦公場地,第一年租金可以享受80%的租金補貼,在香港申請的科研資金,前海也會按照1:1的比例配套,「這些政策大大幫助我們減輕了經營負擔」,有助創業團隊穩定。
余廣滔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主攻海外市場,在美國已經做到了同類產品中的頭部品牌。團隊也已經重返香港註冊國際業務總部,並正在申請香港科學園的加速器計劃,以更好發展海外業務。他稱讚,近年來香港在生物科技、醫藥研發以及人才引進已經有所改善。
同時他也坦言,兩地科創生態圈都有不少融資渠道,但在使用資金時,公司還是要面對深港兩地使用不便利的困境,希望兩地政府能積極推動產業合作項目,改善相關問題。
幻影未來的聯合創始人王聰也曾在香港都會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夥兩地青年赴前海創業。公司成立短短3年,已經在實時互動3D虛擬人領域處於內地領先地位,今年還推出了全新的「幻真3D虛擬人員工」,與騰訊、華為等多間龍頭企業達成深度合作。
王聰直言,公司產品和技術需要多種類的職位,很多內容都與遊戲產業關聯十分緊密,例如AI算法訓練師、建模工程師、程序員等等,「香港比較難以湊齊全部(職位)需求」。縱觀全國,前海的人才密度最為集中,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幻影未來則選擇了在新加坡設立海外辦事處,旨在輻射東南亞市場。王聰解釋,儘管深圳到香港交通便利,但出於各方面成本選擇新加坡作為據點,認為當地對創企的補貼和優惠政策,也能利好公司的海外發展。
首席執行官陳國峰補充,在海外業務拓展的過程中,發現具有香港背景的員工更有國際化視野,能更好把握東南亞、中東等市場的脈動,兩地員工實現了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