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洲新闻  >> 查看详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访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高清组图)

来源: 西非在线  日期:2017-12-12 00:38:37  点击:13489 
分享:

   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的女工正在将培育好的蔬菜苗移栽到田里

  原标题:(中非手拉手系列报道之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访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郭昊、李蔚):俗话说“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非洲国家莫桑比克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种植条件,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为了帮助当地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中国政府在这里建起了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不仅教当地人种地,还帮助当地发展现代化农业。 
 
  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市郊的“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里,一群非洲女工正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欢快地唱着歌。 
 
  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在非洲援建的第一个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为了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种植水平,解决粮食缺乏的老大难问题,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次提出了“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的概念。第二年,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就正式启动,并于2011年移交给莫桑比克政府,投入运营。中国承诺建设的其余19个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也相继动工并投入使用。 
 
  走进位于马普托市郊的农业示范中心工作区,一大片黑黝黝、刚刚翻整好的土地不仅让初来乍到的人印象深刻,就连干了二十多年农业的示范中心主任刘厚胜也赞叹不已。“这里的土地有机质含量很高,基本上都能达到8%以上,说黑土地黑土地,在这个地方才能看到真正的黑土地,这个土地是种什么长什么,只要品种选择对路,产量都很高。” 
 
  不仅土地肥沃,莫桑比克境内3600万公顷耕地大多位于平原地带,且水资源丰富,温光条件优越。同时,莫桑比克国内80%的人口都从事农业。用刘主任的话说,这里有比国内充沛的人力资源、比东北肥沃的土地、比海南温润的气候,这样的综合条件在国内连想都不敢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的国家,每年却需要从国外进口近2亿公斤粮食。落后的传统农耕技术让这个南部非洲国家长期被“粮荒”困扰。而中莫农业合作技术示范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莫桑比克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技人才,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在这里,技术人员采用当地的品种作物进行科学地耕种,产量就能大幅提高。刘厚胜说:“比如说玉米,我们这儿种植玉米都是莫桑当地的品种,名字叫做香格里拉,按他们当地的习惯种,每公顷的产量大概只有1.5吨,通过采用我们的技术,同样的品种,我们的产量可以达到4.5吨。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所种的作物的产量基本上都是当地的三倍左右。” 
 
  有个能使粮食迅速增产的中国农业示范中心的消息不胫而走。示范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不少莫桑民众慕名前来“取经”。“他们过来这边最主要是想看到一些比他们原始的(做法)更先进的一些技术,一些他们可以想办法去实现的。比如说,上次来的是一群小农场主,他们想了解的是种哪些品种好,他想知道哪些小型机械更好用,哪些季节适合生产什么东西。而一些农户过来,就想了解他们自己主栽的一些品种什么时候种好,怎样种才好。”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